企业名称:天博官网入口(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 官网
联系人:靳鹏福
电话:0931-4576886
手机:13919858331
邮箱:Jzm530828@126.com
传真:0931-4576886
网址:ouieah.com
地址:南山路汽配城向东500米桃树坪加油站斜对面
中欧零部件再制造研讨会为产业发展引路
由中国再制造50人论坛主办,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分会联合承办的“2020中欧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峰会”在广州顺利召开。来自国家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等单位领导、国内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企业和上海临港、河北河间、广西梧州再制造基地代表200余人参加峰会。峰会邀请了国家相关部委领导为参会代表解读再制造产业发展的Z新政策法规,邀请欧盟商会、欧洲汽车工业协会、中国再制造50人论坛专家、平安保险、国内和欧洲汽车零部件再制造领军企业代表交流汽车零部件再制造领域Z新成果,探讨相关热点问题,分析产业发展前景。
共商共议,推动零件再制造产业快速发展
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立志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与欧盟领导人共同决议通过绿色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开展可再生能源、清洁技术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以来,中欧绿色合作正在成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的重点领域。发展再制造既是绿色循环经济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则必然是中机国际作为央企必须践行的责任。通过举办亚洲再制造展览会和与行业组织共同合作此次论峰会,中机国际正决心以积极地姿态进入再制造领域,与行业协会、专业机构和企业一起,推动中国再制造有质量的发展进程。
广州市政府高裕跃副秘书长、商务部市场运行与消费促进司宋英杰处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师建华副秘书长、中国再制造50人论坛总召集人马荣等领导先后致辞。他们认为:近年来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与市场发展的多重推动下,我国的再制造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再制造产业获得快速发展,当前是再制造产业化发展的Z佳机遇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再制造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骨干企业数量较少、行业规模效应尚未形成,再制造核心关键技术尚未形成产业化应用,再制造产业链还不完整,整机与零部件再制造企业合作不够紧密,逆向物流与销售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再制造产品定位不明确,市场需求不明确,产品社会认知度不够;再制造扶持政策力度有待完善,在市场准入、旧件来源、财税等政策方面尚需完善。今年是“十四五”发展规划之年,再制造发展面临重要挑战,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
峰会重点围绕国务院修订发布的《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商务部发布的《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国家发改委关于《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交流研讨。峰会邀请了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环资部朱黎阳主任介绍了我国“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趋势,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政策研究室黎宇科主任解读了《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赵京涛介绍了“商务部全国汽车流通管理系统”管理细则,清华大学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么新副院长解读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体系认证处付强副处长从第三方认证管理规定解读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认证管理工作。通过交流这些新政策、新措施,有力的推动了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从无序状态走向规模化规范化健康发展的道路。
峰会还针对国家发改委和欧盟委员会签订的《关于循环经济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峰会就如何深化中欧循环经济领域全方位合作,邀请了欧盟商会汽车零部件工作组、欧洲汽车工业协会、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代表参会介绍了欧盟汽车行业循环经济和再制造产业政策与实践。
同时,峰会也赢得了国外行业领军制造商的关注,来自奥迪、本田、大众、Encory、康明斯、沃尔沃等外资OE再制造积极参与并分享了主要经验做法,国内广州花都全球、柏科智能等再制造领军企业介绍了再制造Z新产业化进展。通过交流中欧在汽车再制造政策、技术、市场等领域的合作将有力的推动中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快速发展。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
——汽车后市场转型升级的关键环
再制造是缓解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的绿色手段,是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突破口和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随着我国以汽车为代表机电产品保有量持续扩大和消费升级,预计到2025年,我国汽车后市场规模将达到2.6万亿。据测算,如果再制造产品能占据汽配维修市场35%份额,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的市场空间将扩大到700-1400亿元;此外保险配件市场的再制造产品也有1000亿元以上的发展空间。不断发展壮大的再制造产业对于促进汽车后市场“内循环”迭代、维修市场转型升级、汽车后市场服务创新都将发挥重要作用。2019年6月国务院修订并颁布《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2020年7月商务部颁布了《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2020年8月国家发改委对《机动车零部件再制造管理暂行办法》进行意见征求,这些政策将为加快推动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机遇与挑战并存,产业发展任重道远
未来将是我国再制造业依靠科技、体制和管理创新,走绿色智能之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再制造产业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我国再制造技术和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峰会的召开为参会代表深入了解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政策的Z新内容,为相关企业的政策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一线素材和经验参考,也为中国的再制造多产业链市场建设提供专业指导与行业洞见。